
2023-04-22 09:50:02 商优网
审计报告是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出具的一种重要凭证,起到检查经济运作情况、提高管理效率、控制财务风险的作用。审计报告的出具是基于有关法律、法规、规章和财务政策的规定。
首先,审计报告的出具要遵循国家有关审计法律法规的规定。审计法律法规是审计活动的基本准则,它规定了审计报告应该包含哪些内容、审计报告应该如何准备、审计报告应如何审核等。例如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》明确规定,审计机构应当为审计活动准备审计报告,审计报告应当有效地说明审计活动的结果,并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。
其次,要遵守事业单位的财务政策。事业单位的财务政策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的基本准则,财务政策规定了事业单位应遵循的财务规则,以及准备审计报告所必须遵循的审计原则、审计标准和审计程序。例如,《国家社会事业建设中央财政支出规定》规定,为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,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财务政策准备审计报告。
此外,要遵守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。规章制度是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规范,它规定了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准备、审计报告准备、审计报告审核等具体程序,而审计报告的准备和审核则是基于规章制度的要求。例如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审计管理条例》规定,事业单位应当依据有关规定,建立健全审计管理制度,规范审计活动,并准备审计报告,认真审核审计报告。
总之,事业单位出具审计报告的依据是国家有关审计法律法规、事业单位的财务政策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等。审计报告的出具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,必须遵守事业单位的财务政策和规章制度,才能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可靠性,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经营提供决策参考。